当前位置:首页 >>剧种介绍 >> 艺术特色>> 器乐和舞蹈

宋杂剧的器乐据《武林旧事》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凡独奏乐”有“独奏琵琶”、“独打方响”, 当演出杂剧时, 开始先“乐作”, 杂戏毕, “又群舞[应天长] 曲子出场。”据《宋史·乐志十七》载教坊大曲主要由杖鼓、笛、琵琶、笙、拍板、弦琴等伴奏,可谓“众乐齐举”。但实际上是管乐器与弦乐器的组合。宋南戏的伴奏乐器基本与之相似。从《张协状元》来看,其伴奏乐器有笛、有鼓、有锣、有拍板,再 “从弹丝品竹”看来,可能还有其它弦乐器。这里着重探讨一下南戏“锣鼓”的运用及与宋杂剧的关系。“锣鼓”在我国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笠翁在《曲话》中说:“戏场锣鼓,筋节所关。”主要是增强舞台表演的节奏性。而“锣鼓”作为敲击乐器, 在宋杂剧和百戏中始开其端。王圻《续文献通考》:“丁大全与董宋臣专政。内宴时,有优人专击锣鼓⋯⋯。”所记系南宋理宗宝佑(1253—1258) 年间事。但锣的使用在北宋时宫廷和民间早已流行,《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条有”大铜锣随身, 步舞而进退, 谓之‘抢锣’。”“如钟馗像者, 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 谓之‘舞判’”。当时民间还流行一种“敲水盏锣板”(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 似近乎器乐化了的声乐调。故《张协状元》中的“锣”该是承袭宋杂剧而来。其对中国戏曲音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宋杂剧的歌舞戏有专业舞蹈演员, 称为“舞旋色。”①因为大曲之舞蹈其体式和规格极严, 因此其对南戏的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现据初步观察,《张协状元》第一出“饶个撺掇,末泥色饶个踏场。”二出“饶个[烛影摇红] 断送。(众动乐器)(生踏场数调)。”“踏场”是在正戏开场前的舞蹈, 就是按照 “断送”来进行的,完全是宋杂剧歌舞戏的遗制。十六出的[菊花新] 曲破, 有[后衮] 、[歇拍] 、[终衮] 集中排列, 可以推知是宋杂剧歌舞戏的移植。①四十四出的[三台令] 是“三台舞”的演化,②演的正是骑马行路的舞蹈。又如“队舞”中的 [麻婆子] 、[快活三娘] 、[男女竹马] 等模拟性舞蹈也被南戏曲牌所吸收, 反映了两者的承袭关系。

宋杂剧歌舞戏已初步形成舞蹈身段, 如陈旸在《乐书》卷 一八五中描写“大曲”时说:“但以手袖为容,踏足为节,其妙 串者, 虽风旋鸟骞不逾其速也。”而舞者在“入破”之后, “致 制俯仰姿态百出。”则其舞姿是相当轻扬动人的。此外明汤舜民 《笔花集》也写到:“妆旦色,舞态袅三眠杨柳。”说明宋杂剧的 装旦与舞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而且从舞态来看已初步身段 化了, 估计对早期南或产生影响或提供借鉴。

  • 剧种 : 温州南戏
  • 特色分类: 乐队伴奏/乐器/乐队配乐
  • 浏览量:42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44384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