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称 : 湖州滩簧
- 地区:浙江省湖州市
- 发源地: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地区
- 起源时间:约19世纪初
约19世纪初,江南地区的各路滩簧活动繁盛,逐渐形成了与南词滩簧(苏滩)相对应的“花鼓滩簧”,湖州滩簧就是在当时逐渐融合了当地的曲艺音乐、民歌,以小戏起家,形成的以本地民间艺人为主组班,本地方言为舞台用语,本地滩簧为基本唱腔的戏曲剧种。
湖剧曾有“小戏”“花鼓”之名。《南林丛刊•劫余杂识》:“按咸丰六、七年间……汪家兜、四牌楼、城濠等处盖厂聚赌博,招女优时装演剧昼夜不辍,曰花鼓戏”;民国《双林镇志》卷十九载:咸丰六年,“镇之博徒勾结东路枪船至镇聚赌并演唱花鼓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关滩簧小戏在湖州活动的最早记述。而民国以前的湖州小戏皆为男班,演出的剧目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的“二小”、“三小”戏,如《拔兰花》、《卖红菱》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也被为“小戏调”。
湖剧艺人按各自所在地域、语言差异分称“湖州帮”、“长兴帮”、“德清帮”、“双林帮”、“南浔帮”、“震泽帮”(属江苏吴江)和“桐乡帮”(现属嘉兴市)等。民国初年始有女演员,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1938年,由明裕社召集八小生、八小旦在湖州、南浔、双林等地巡演,名噪一时。1939年,艺人童俊勇以湖州文戏之名在湖州挂牌演出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总结出“十八个半韵脚”。唱腔发展出本滩调、烧香调等。至20世纪40年代末,湖剧逐渐形成了本滩大戏为主,大戏小戏并存的格局。
1952年,由同乐剧团为主组成湖州市湖剧团,《麒麟带》成为湖剧的“看家戏”。至1966年,湖州、嘉兴和德清先后建立了三个专业剧团,农村中还有大量业余小戏班社。这一时期的湖剧,女旦逐渐代替了男旦,男女小生同台,音乐唱腔有了较大的发展。
湖剧,旧称湖州滩簧,曾有“小戏”、“花鼓”等称谓,它以滩簧二胡为主奏乐器,唱腔有“小戏调” 、“ 本滩调”和“ 烧香调”,流行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地区。艺人按各自所在地域方言、唱腔差异而称“湖州帮”、 “双林帮”、“南浔帮”、“震泽帮”等。
湖剧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开始在湖州南浔、双林等地出现,皆为男班,演出《拔兰花》、《卖草囤》等剧目,号称七十二本小戏。民国初年,出现了田燕红等女演员,著名班社有“四喜班”及后来的“同乐剧团”等,剧目号称“九十六本大戏”,并形成了湖剧“十八个半音韵”。
湖剧保留的早期小戏剧目,具有很高的民间口头文学价值。小戏中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杂曲小调,其中真假声交替男旦唱法的“阴阳嗓”,在我国戏曲剧种中较为罕见。舞台“十八个半音韵”与吴方言音韵相合,具有一定语言学研究价值。而湖剧的“看家戏” 《麒麟带》,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曾被越剧移植。1992年,湖州市湖剧团根据据《卖青炭》改编的《朝奉吃菜》参加“天下第一团”展演,影响较大。
湖剧除专业团体外,民间有大量的业余剧团,如吴兴滩簧曲艺小戏队、双林小戏班等,德清、桐乡等地则活跃有众多被称为“花鼓戏”的湖剧小戏班社。2007年以来,湖州市文化部门在社区、学校建立了三处湖剧培训基地,创编的湖剧小戏《山里那座亭子》获得多项金奖。同时,又积极组织湖剧演唱大赛,举办2007、2008湖剧演唱会,湖剧的保护传承工作正在蓬勃开展。
1952年,由同乐剧团为主组成湖州市湖剧团,《麒麟带》成为湖剧的“看家戏”。至1966年,湖州、嘉兴和德清建立了三个专业剧团,农村中还有大量业余小戏班社。这一时期的湖剧,女旦逐渐代替了男旦,男女小生同台,音乐唱腔有较大的发展。
1966年至1976年,湖剧曾创作《石岭银锄》《老马回家》等现代小戏。1980年代中期起,专业剧团渐趋衰落,民间小戏团体仍在吴兴、德清等地常年演出。
- 期数: 二期
- 浏览次数:77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43943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