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剧种介绍 >>松阳高腔

  • 地区: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
起源:

松阳高腔是我国的地方戏曲剧种,属高腔系统一支,历经千百年,在浙江省松阳地区逐渐形成。松阳境内素有高山、丘陵和平原,山水秀丽,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古有处州粮仓之称。历代以来,县内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文人雅士和民间艺人,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山歌民谣和民间歌舞广为流传。松阳和温州一衣带水相毗连,永嘉什剧和松阳当时的戏曲活动不无相关。松阳民间歌谣和这些戏曲、歌舞活动相糅合,产生了松阳地方戏曲,以后逐渐演绎变化,并配以管弦,成为今日之“松阳高腔”。

简介:

松阳高腔是历史悠久、自成格局、颇具特色的单声腔剧种。据专家考证,松阳高腔是南戏影响下的一种地方声调,或是南戏原有曲调流传到松阳,被艺人以当地的方言传唱,糅合道士调,不断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 松阳高腔的许多音乐源于道士调。在高腔艺人中一直视唐代著名道士、松阳人叶法善为开创者。《太平广记》有:叶法善与唐玄宗同游月宫,听紫云曲,晚年其在家乡松阳卯山建观,并高筑戏台做“道场”,其音乐称“道士调”。宋元时期,丘长春《三度碧桃花》剧中有曲牌“松阳调”,说明这一时期松阳高腔已从依附于酬神娱乐的业余演出发展为职业性的演出。明末“松阳高腔”形成,兴盛于清乾隆、道光年间,同治、光绪时一度中兴。在清乾隆年间建立的班社有新聚堂、庆聚堂、秀和班、项云湘班等,道光年间有项妹儿高腔班等,同治年间有唐周班、枫坪高腔班等,光绪年间有荣林高腔班等,也有当时手抄《拾义记》等曲本流传至今。据1993年《丽水地区志》统计:清时有“22个班社,有剧目41本,曲牌有120多支,保存的仅有76支。” 清时的松阳高腔班分人戏班与木偶班。人戏班演出以松阳、丽水(莲都)、云和、宣平、遂昌、龙泉等地为中心,主要流行于处州、金华、衢州、温州等地,也到过江西及福建的一些城镇。历代班社艺人大都分布在松阳玉岩白沙冈、周安、山乍口、枫坪、钱余、大畈、西沿头、神坛,西屏的黄庄、古市、上河和新处乡的山甫,谢村乡的大岑里等地。此外还有30多个专演或兼演松阳高腔的木偶班,在浙西南具有很大的影响。 清中叶以后松阳高腔逐步衰落,民国时期戏班先后散歇。至1949年初,全县仅存七八个老艺人。1949年8月,徐鸿元、李林焕等高腔老艺人,在周安、白沙岗招收24名青年创办松阳高腔科班。成立“新声”班和“白沙岗”班,在全县各地及龙泉、遂昌等县演出。1953年7月,两班合并为松阳高腔剧团,也称新岗班。1957年7月,参加金华地区戏曲调演,演出《琵琶记》中的“描容别愤”、“剪发买发”2折传统戏。1958年后,松阳高腔基本停演。1964年春,以原新岗班底恢复演出。文革期间,剧团停演,服装道具被毁。1979年10月和1980年春,先后建立玉岩和白沙岗松阳高腔剧团,在松遂龙丽边缘山区坚持演出。1982年,编排新编古装高腔戏《八百两》,参加浙江省业余文艺调演,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多次向全省播放。2004年春节期间,高腔剧团重整旗鼓,跋山涉水到邻近乡村演出,共演出40余场。 2005年,“松阳高腔”由松阳县申报,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高腔”由松阳县申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集:
  • 期数: 二期
  • 浏览次数:1150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14745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