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剧种介绍 >>醒感戏

  • 地区: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起源:

永康位于浙江中部,道教渊源久远。道士们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斋主和观众日益提高的娱乐需求,他们借助戏剧形式,编演以超度幽灵为内容、能为内增法事服务的特殊剧目,这种戏既保留了民间道教和佛教的各种法事手段,又大致具备戏曲的三个条件:一、歌舞;二、演;三、故事。于是,一种类似傩戏、目连戏的道教仪式剧,醒感戏便应运而生。诞生的年代无考,但明代已开始盛行。 
     东晋神仙家、炼丹家葛洪首先将流行在汉代的黄初平、黄初起(黄大仙)的仙迹写入他的《神仙传》。葛洪还在反映西汉历史的《西京杂记》中写了“东海黄公”的故事(见附图)。故事写道:东海人黄公,年轻时练过法术,能够抵御和制伏蛇、虎。他经常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作起法来,能兴云雾,本领很大。到了老年,气力衰疲,加上饮酒过度,法术失灵。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镇服它,可是法术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了。关中一带的民众根据这个故事编成节目来表演,后来汉朝皇帝把它采入宫廷,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描写它演出时的情况是:“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成为中国初创戏曲“蚩尤戏”的代表作。黄帝南巡永康石城山,铸鼎制兵,终于打败了强大的九黎族首领蚩尤,为了纪念南中国黄帝的丰功伟绩,后人以“蚩尤戏”的形式进行表演,代代相传。殊不知,这出戏在永康省感《草集殇·老虎殇》中找到了原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戏史研究上的新发现,更进一步地证实了永康是南中国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证实了古老婺剧的源远流长。

简介:

醒感戏产生于浙江永康,流行于永康及毗邻的磐安、东阳、义乌、缙云、武义、金华等市县。因第一个上演的剧目为《毛头花姐》,故也叫“永康毛头花姐戏”。主要是劝人反省,导人归正,直接为道教、佛教服务的戏曲剧种,主要在祭祀场合上演,形式与目连戏等相似。醒感戏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传统戏曲,因专用于祀神,无职业戏班,一直保持在乡间,故发展迟缓。

醒感戏先是在民歌、小调和习俗仪式基础上,受傩戏、目连戏、南戏的影响而产生的仪式剧,后脱离仪式,吸收侯阳高腔、松阳高腔而发展成为曲牌体高腔剧种。其特点是戏曲与仪式结合、演员与道士兼职、剧本与科书呼应,是戏曲、民俗相结合的产物,这在全国所有高腔剧种中是独具一格的。

演省感戏的班社叫省感班。他们的组织、剧目、表演、音乐等和婺剧各班社均有相似之处,但又显得更古朴原始。

省感班由二十四人组成,其中演员十三人(全部男的),包括: 包头(旦堂)五人(作旦、花旦、正旦、武旦、老旦);花面(花面堂)四人(大花、小花、二花、四花);白面(白面堂)四人(小生、正生、老外、副末);后场(乐队)五人(正吹、副吹、鼓板、三件、小锣);箱房三人(头箱、盔箱、三箱);伙房三人(火头、内杂、外杂)。 省感班没有固定的班主,一般都由艺人自己带班。这种组织和婺剧班社基本一样,与南戏的旧制也极为相似。

省感班共有九本戏,因为它的演出与宗教活动密切配合,故又叫“省感九殇”(殇,音shāng,未成年而死)。 这九殇是:《毛头花姐》(又称《毛头殇》)、《断缘殇》、《撼城殇》、《精忠殇》、《逝女殇》、《孝子殇》、《狐狸殇》、《草集殇》、《溺水殇》。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头殇》,即《毛头花姐》,“毛头花姐戏”一名因此而来。 《毛头殇》取材于当地的民间故事,写的是一个姓钱的姑娘,因长得如花似玉,当地人都叫她花姐。家住永康钱婆塘村,家贫如洗,从小就给一个姓毛的人家做童养媳。姑娘到了妙龄,毛头还是一个鼻涕郎。一天,有个卖花线的少年郎钱三培路过花姐家门,两人一见钟情,来往频繁。后被毛头窥见,告诉其母。毛头母亲怕败坏门风,将花姐驱逐出门,花姐无家可归,就住到姑母王氏家中。王氏为了诈取毛家钱财,怂恿花姐假上吊,不料花姐真的吊死。状子告到阎王处,阎王弄清案情,将王氏打入地狱,让花姐回到阳间,与钱三培花好月圆。

2007年6月,永康醒感戏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中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集:
  • 期数: 三期
  • 浏览次数:93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43898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