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剧种介绍 >>永嘉昆剧

  • 地区: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 发源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 起源时间: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
起源:

“永嘉昆剧”也叫“温州昆剧”,它起源久远,是南戏延伸发展的产物。永嘉昆剧的声腔是昆山腔传入浙南,吸收当时流行于东南沿海的海盐腔,经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水乳交融,发展求新而形成的。永嘉昆剧是昆剧的一脉流派,它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历史上只称“昆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数剧种都以流行地域定名,50年代初进行剧团登记时,当时仅存的巨轮昆剧团划归永嘉县,此后就定名为“永嘉昆剧”,成为一个独立剧种的名称。

清嘉庆年间,永昆有秀柏、霭云等班社。同光至民初为鼎盛时期班社多达三四十个,最 有名者为新同福与新品玉,时称“品玉行头好,同福价钿老。”新同福系叶良金(艺名蒲门生)、 杨盛桃(阿桃儿)所组建,演员阵容齐整,名艺人徐郑、炳虎(叶啸风〕、邱一峰(小生水)皆得蒲门生亲传,名扬艺坛;另一演员高玉卿,观众昵称“大姆旦”,演技精湛,数十年间独步昆班,弟子达200余人;从而永嘉昆剧声名大振。其后有杨永棠、杨银友继承永昆衣钵。

抗日战争时期,永昆艺人日渐凋零,观众锐减。1951年,合并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 南春班社零散艺人,成立温州地区巨轮剧团。1954年,划属永嘉县,称永嘉昆剧团。

永嘉昆剧曾以拥有生角演员杨银友、旦角演员周云娟等一批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而风靡一时。五十年代赴上海演出《荆钗记》、《琵琶记》、《绣襦记》等,赢得一致好评,上海名家俞振飞观后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之赞。

1957年,温州戏曲学训练班为永嘉昆剧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现又有一批学员在上海培养,可谓历经风雪而无畏,依旧生意盎然。1999年,为参加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永昆决定排演南戏古典剧目《张协状元》,当时已经59岁的林媚媚成了扮演张协的不二人选,再次被拉上了舞台,人称“花甲小生”。2000年春天更以一出《张协状元》名震昆坛,赢得行家一致赞誉。林媚媚现名列新一批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之中。查看更多>>

简介:

  

永嘉昆剧又称温州昆剧,是流行在以浙江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属于昆剧流派之一。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历史上只称“昆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数剧种都以流行地域定名,50年代初进行剧团登记时,当时仅存的巨轮昆剧团划归永嘉县,此后就定名为“永嘉昆剧”,成为一个独立剧种的名称。

永嘉昆剧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演唱中不受传统联套宫 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极大灵活性和丰富性。在打击乐方面也保存了较为古朴的汉族民间锣鼓点。

永嘉昆剧脚色最初有小生、正生、当家、花旦、大花、小花。外加鼓板和正吹即可演戏,称“八脚头”,后发展到13脚。表演艺术古朴、自然、明快、讲究生活真实。丑角道白多用温州方言。

从现存的器乐曲牌来考察,永嘉昆剧的器乐曲牌分为管弦乐和吹打乐两大类,多用来渲染舞台气氛或为舞蹈动作伴奏。早期永嘉昆剧的艺人大都来自乱弹班,故兼有两个剧种的牌子。来源于唱腔曲牌的有:[风入松]、[六么令]、[玉芙蓉]、[锦堂月]、[川拨桌]、[香柳娘]、[青云才子]、[泣颜回]、[番竹马]等。来源于明清小曲的有,如[五更转]、[傍妆台]、[四大景]、[九连环]、[寄生草]等。来源于吸收其他剧种或取自民间乐曲的有:[汉东山]、[大八板]、[百家春]、[孔雀开屏]、[双凤舞]等。来源于吸收宗教音乐的有:[三宝赞]、[七星赞]、[佛前灯]等。由于唱腔曲牌宫调多变,所以每一种宫调的唱腔都有同宫调与之相配套的曲牌。以唢呐过场为例,就有[上字过场]、[尺字过场]、[小工过场]、[角调过场]、[六字过场]、[正宫过场]、[乙字过场]等名目,各调的演奏方法也不相同。

永嘉昆剧所上演的剧目,是指从“同福”昆班成立起直到现在的130年间曾经演出过的剧目,包括不见于其它剧种的剧目和昆剧艺人自己创作的剧目,以及建国后剧团创作、整理、改编、移植的剧目在内,全本戏约150余个,小戏和折子戏约100余个。这个统计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遗漏的肯定还不少。从剧目组成的特点来考察,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昆山腔形成以前,即明万历以前中国戏曲舞台上所普遍流行的剧目占了一定比重。如《荆钗》 、 《琵琶》 、 《白兔》 、 《杀狗》 、 《精忠》 、 《八义》 、 《金印》等,都作为班社的基本剧目,不论哪个班社,都必需能够演出这些剧目,才能得到观众的承认。而作为昆山腔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如《浣纱记》、《牡丹亭》等却从未有上演全本的记录。前者只有《回营》、《姑苏》二出;后者只有《花判上任》一出。这一剧目结构的形成绝非偶然,有人据此认定,这是永嘉昆剧自温州南戏直接继承而来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二)家庭伦理剧较历史剧为多。在永嘉昆剧舞台上,帝王将相出现的频率远不及市井小民为多。这方面的剧目如《永团圆》、《占花魁》、《双玉鱼》、《寻亲记》、《巧相逢》、《合珠缘》、《虐媳报》等剧,是永嘉昆剧剧目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剧目在描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方面往往有独到之处,使演员在塑造人物时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结局自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善恶斗争善胜恶败的永恒主题,使广大被压迫和被奴役的人民群众的心灵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丑角戏多。永嘉昆剧的演员结构虽也和其他兄弟剧种一样以生旦戏为主轴,但丑角戏却不容忽视。丑角戏在每一个台基、每一场演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折子戏如《一文钱.罗梦》、《红梨记.醉皂》、《儿孙福.观灯》、《绣襦记.教歌调猴》、《琵琶记.大小骗》等竟成了某些昆班的重头戏。一些丑角演员如杨盛桃、方皮、曼生等也因此而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永嘉昆剧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为了能在一个晚上把整本戏演完,对剧本往往要进行大量的压缩和删芟,但一般都保留了丑角戏的折子。这种对丑角戏的重视,是和温州南戏一脉相承的。

(四)李渔作品也占了一定的比重。在《笠翁十种曲》中,已知确曾上演的就有七种:《比目鱼》、《蜃中楼》、《巧团圆》、《风筝误》、《凤求凰》、《意中缘》、《奈何天》。且大都原本上演,不作删改。江南各地方昆剧班社虽也上演《十种曲》,但数量远没有这样多。据老艺人传言,这些剧目都是金华先生到温州传授的。

(五)艺人自编的剧目多,也是永嘉昆剧的一大特色。这些剧目大抵为永嘉昆剧所独有,是其它地区的昆剧和兄弟剧种所未曾见者。有的根据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编演,如《对金牌》,即周密《癸辛杂识》所记江心寺恶僧祖杰残杀余氏一家七口的命案。元代的温州南戏即曾上演。又如《洗马桥》,即南戏《刘文龙菱花镜》故事,温州道情中所唱的《洗马桥头祭羹饭》,温州居民几乎家喻户晓。《错中冤》,即初刻《拍案惊奇》中《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故事,其事发生在永嘉境内。此外如《双仙斗》、《双莲桥》等也都是温州人所熟知的神话故事,演出此类剧目,特别受到观众欢迎。

永嘉昆剧五十年代赴上海演出《荆钗记》、《琵琶记》、《绣襦记》等,赢得一致好评,上海名家俞振飞观后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之赞。

2006年,永嘉昆剧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集:
  • 期数: 三期
  • 浏览次数:454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10778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