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剧种介绍 >>越剧

  • 别称 : 落地唱书
  • 地区: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 发源地:绍兴地区的嵊县
  • 起源时间:清末
起源:

      越剧起源于清末流行于浙江嵊县的曲艺样式——“落地唱书”。清咸丰年间,嵊县农村的说唱艺人,用宣卷、道情、莲花落调等俗曲小调,唱一些劝世的词曲,沿门卖唱以糊口。其后吸收宁波沿海岛屿一带的走唱曲艺,创造了一种“四工合调”,结合嵊县乡音,于农闲时节编唱当地新闻传奇故事。其演出范围逐渐扩大到绍兴所属各县及钱塘江两岸。因与湖州“三跳”说唱艺人同场竞技,乃用嵊州方言演唱“三跳”,衍变成“湖调”、“呤哦调”。此后从沿门卖唱发展成厅堂、茶楼唱书,人们习称为“落地唱书”。1906年首次登台演出了《十件头》、《绣荷包》、《卖青炭》、《倪凤扇茶》等剧。因不托管弦,只有一单皮鼓、一檀木绰板,发音“的笃”,故被称为“的笃班”、“小歌班”。艺人初始为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早期演出剧目有《卖婆记》、《箍桶记》、《相骂记》等,艺术风格粗犷、朴实,生活气息浓郁。 
      自1917年起,小歌班(男班)多次进上海茶楼演出,因演出粗糙简陋,均告失败。后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上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1920年起,小歌班编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大戏。为与“绍兴大戏”相区别,1921年9月打出了“绍兴文戏”的牌子,在上海大世界演出,终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这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男演员,如魏梅朵、王永春、支维永、马阿顺、张云标、白玉梅、马潮水、童正春等。演出脚色在“三小”的基础上增加了老生、大面等行当,开始演出古装大戏为主。1923年,受京剧髦儿戏(女子童班)影响,王金水、金荣水回嵊县施家岙创办了第一个女子科班。次年1月进入上海演出,称“髦儿小歌班”。终因年幼、演技不熟练等原因,并未打响。不久再度赴沪演出,改称“绍兴女子文戏”或称“文武女班”,因声音甜美、扮相俊秀而为上海观众欢迎。1929年前后,女班风靡一时。上海逐渐成为女班的演出中心,男班渐被女班取代。 
      自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施银花等人与琴师王春荣合作创造了四工调,作为基本调。这时期涌现的越剧名角有“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上演剧目不断丰富,增加了《盘夫索夫》、《双珠凤》、《叶香盗印》、《方玉娘祭塔》、《梁祝哀史》、《三看御妹》等剧,还录制了一批唱片。30年代中期,剧种被命名为越剧。1938年夏,姚水娟等人对表演、服装、化妆、布景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并在班社中建立起编导制,为以后越剧的改革发展开了突破性的先例。 
      1942年到1949年,是越剧飞速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袁雪芬等人邀请话剧编剧南薇、吕仲、韩义等人,着手对越剧实施改革。通过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如《古墓冤魂》、《断肠人》、《边城女儿》、《宝玉与黛玉》、《香妃》、《何文秀》、《沙漠王子》、《浪荡子》、《北地王》及《祥林嫂》、《山河恋》等,引起轰动。在唱腔上,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作了尺调腔,范瑞娟等人吸收京剧二簧、反二簧的转调方法,创造了“弦下调”。越剧流派得以大兴、发展,出现了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等流派唱腔。与此同时。1943年前后,浙江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出现了男女合演的越剧团,编演了《桥头烽火》、《生死路》等现代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走向全面繁盛发展。20世纪50年代,浙江及上海、江苏、福建、江西、安徽以及天津、湖南、四川、甘肃等省市,都有了专业越剧团,全国多达280多个。浙江一省业余越剧团达上千个。1952年,浙江越剧一团和二团组建,创作演出了《谢瑶环》、《风雪摆渡》、《五姑娘》等剧。1958年以后,上海大批职业越剧团支援全国各地,越剧成为流布全国的一大剧种。1965年浙江全省共有73个专业越剧团,配备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员,实行了导演制;并建立了培养越剧演员的戏曲学校。这时期浙江著名的越剧女演员有张茵、陈佩卿、金宝花、屠笑飞、尹小芳、高佩、姚剑英、张榕华,著名越剧男演员有梁永璋、江涛、何贤芬等。“文革”十年,越剧受到严重的摧残。 
      十年动乱结束后,越剧逐渐复兴。1980年举行了全省青年演员会演,涌现了张腊娇、钱爱玉、周云娟、张忠民、郁尚校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1982举行了全省“小百花”会演,涌现了茅威涛、何英、董柯娣、方雪雯、何赛飞等一批新秀。此后浙江越剧界掀起了“小百花”热潮,一批批优秀苗子纷纷脱颖而出。浙江越剧在剧目创作上,题材、风格更加多样化,涌现了《五女拜寿》、《西厢记》等艺术精品。浙江的越剧表演团体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了盛誉。

简介:

      越剧,发源于绍兴地区的嵊县,始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等;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与绍兴大班(绍剧)区别,取绍兴为古越国之意,改称为“越剧”。它起源于清末嵊县农村的“落地唱书”,其曲调为“四工合调”、“呤哦调”,经历了男班越剧、男女越剧、女子越剧等三个时期。20世纪30年代进入上海,越剧在编、导、演、音、舞美等方面不断创新,涌现出“三花一娟”等一批优秀演员。1942年袁雪芬率先倡导“越剧改革”,与琴师周宝才合创出[尺调]、[弦下调]等基本曲调,并学习幕表制,借鉴昆剧、话剧、电影等表现手段,形成了清新优美、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越剧在戏曲百花园里一支独秀,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细腻典雅,颇具江南灵秀之气。演出剧目多为才子佳人,艺术流派纷呈。其代表性剧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据初步统计,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越剧在海外有很高的声誉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流传甚广之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价值和影响:

民国17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民国30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 期数: 一期
  • 浏览次数:212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43908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