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剧种介绍 >>姚剧

  • 地区: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 发源地:余姚
  • 起源时间:自明至清
起源:

姚剧的起源与民间习俗密切相关。自明至清,当地礼俗为装扮台阁,俗演虞初故事、院本,以“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方式盛行,即明徐渭所言之“村坊小技”,和庙台戏相映成辉,由此而孕育并形成了余姚的民间戏曲艺术——余姚滩簧,进而发展成为姚剧。姚剧形成之初期,仅在当地“灯节”前后演出,故称“灯戏”,后逐步发展至常年演出并向外流传,被各地观众冠以多种别称:绍兴一带称其为“鹦哥戏”或“鹦哥班”,也有称其为“秧歌戏”;湖州一带称其为“串客戏”;嘉兴一带称其为“花鼓戏”,唯当地群众和从业者一直称之为“滩簧”。

       姚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历史阶段:

       一、清朝康熙时期

       早在清康熙年间,姚剧前身余姚滩簧已在京城出现。清光绪延熙等编《台规》卷25载《康熙十年禁唱秧歌妇女》云:“凡唱秧歌妇女及堕民婆,令五城司坊等官尽行驱逐回籍,毋令潜住京城。”“堕民”为宋时被“远徙浙东”的一个社会阶层,备受歧视,求业维艰,而姚滩从艺者中除农民、小手工匠外,尚有不少“堕民”世家的子弟。余姚古属会稽郡,后为绍兴府所辖,绍兴方言鹦、秧相近,鹦哥与秧歌因同音而被通用。及至目前,仍有绍兴观众称“姚剧”为“鹦哥戏”或“鹦哥班”。

       当时,越谣《秧歌戏》中写道:“秧歌戏,不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沙帽也无衣。”(李骅辑《浙江戏曲竹枝词》)正是姚剧表演形式的生动写照。

       二、清朝乾隆时期

       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年间,“姚滩”不仅已经形成,而且已在余姚、慈溪、上虞一带民间盛行,其时已有班社十余副。在《清稗类钞》中记载:“陈桐香,字璧月,行三,浙之余姚人。含睇宜笑,双趺至纤,工演花鼓戏。浙东濒海各县,厥风甚盛。时值棉花已采,以戏进者日集。桐香往来吴越间,所识多豪门右族,贵戚公子。或买舟向村落居人,敛钱演剧,士女如云,负贩骈集,陆博踏球之徒,以及游手无常业者,且往往籍之以食。” 以上文字,生动描述了姚滩艺人陈桐香往来吴越间演唱花鼓戏(即姚滩)的盛况。文中所指“浙东濒海各县”,即为余姚、慈溪、上虞三县,三县之北濒临杭州湾,为浙东富庶之地。除姚北的庵东(今属慈溪)是一大片盐场白地外,其余皆为一抹平川的棉区。姚滩班社一年中有两轮演出旺季,一是上半年的“赶春班”,二是下半年的“做蓬头”,各地都要请姚滩班社演戏。包场费或由当地“店王”、“财主”出资,或向各家各户分派筹款。演出期间,观众云集,日以继夜。戏场周围遍布各色小吃摊和打铜宝的赌桌,吆五喝六,热闹非凡。徐珂所描述的正是姚滩班社“做蓬头”的生动场景。

       三、清朝道光时期

       据1988年姚剧史料调查,时年81岁高龄的姚剧老艺人筱芙蓉(余姚马渚人)及姚剧团第一任团长黄承炳(余姚双河人)追忆,当时分布在余姚、慈溪、上虞一带的民间姚剧班社多达四、五十个。其中声誉较高并带有半职业性的班社有:历山“阿康班”、双河“龙凤轩班”、回龙“其贵班”、临山“纪棠班”、天华“阿狗班”、马渚“赵家班”、周巷“长生班”、水阁“周培香班”、穴湖“七六班”、丰山“志元班”、坎墩“宝声班”等十余个。后又有马渚“久道班”、仙桥“诸银标班”、小曹娥“童忠泰一家班”、横河“宝坤班”及郑巷“德胜春台”等班社相继问世。

       姚剧班社大多由农民和小手工匠、迷信职业者(道士、忏师)等组成,规模为十二人左右,农忙散伙回家务农,从事各业,农闲聚班演出。主要活动区域在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一带。不少阵容较强、艺术水平较高的班社开始陆续向外拓展演出地域,于清道光年间(1830年前后)更形成高潮。

       四、清朝光绪时期

       清光绪年间,秧歌曾为慈禧表演。《清稗类钞》(徐珂)记载:“秧歌,南北皆有之,一名鹦哥戏。词甚鄙俚,备极淫亵,一唱百和,无丝竹金鼓之击。孝钦后自光绪辛丑巡返跸,衰老倦勤,惟求旦夕之安,宠监李莲英探孝钦意,思所以娱之,于观剧外,辄传一切杂审进内搬演。慈意果大悦,尤其秧歌,缠头之赏,辄费千金。”北方秧歌重“扭”,配以大锣大鼓,气氛热烈。南方秧歌重“唱”,且以清唱为主,正是姚剧特色所在。据余姚酱园街施寒吾老人于1962年口述,其舅父张通宝(余姚逊埭桥人)的师父及同辈艺人,曾进京为慈禧太后演唱过余姚滩簧(姚剧)。

       五、二十世纪初

       二十世纪初起,姚剧艺人纷纷向外地拓展演出市场。如艺人黄承炳于19岁时,曾随其师霍文祥(穴湖七六班)赴舟山、沈家门、桃花、六横演出姚剧。也有班社西进新昌、嵊县(今之嵊州)、诸暨,北上杭嘉湖平原,直达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有不少班社几乎每年必赴上海,如马楠本、符森元、金国钧、蔡子王、小才中、童忠泰(艺名“周兰英”)、诸银标(艺名“月月红”)、筱芙蓉、徐林贵(艺名“盖天红”)、房德宝(艺名“房云龙”)、小山宝、大桂香、楼阿木等姚剧艺人,在上海永乐园、高升楼、华兴园、金花、蓬莱、新乐等茶楼、大世界、小世界、新世界、永安、先施、如意楼等演艺场挂牌演出,红极一时。其中小山宝(原名纪来,余姚湖堤四九凉亭人)与大桂香(原名阿棠,余姚  五车堰人)合演的姚剧《卖小糖》,于三十年代在上海(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编号233517a,233517b)。

       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始,主观上由于姚剧艺人受小农经济狭隘保守的观念束缚,艺术上固步自封,进展甚微,很难在上海得到长足发展;客观上因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因此姚剧班社纷纷返回原地。

回乡以后,又因当局对所谓“滩簧淫戏”的禁令甚严,逼使姚剧活动受阻,艺人屡遭迫害。姚剧班社由此而日渐减少,风光不再。然而尚有少数班社在逆境中历尽艰辛而得以存活。其中如黄承炳等姚剧艺人所在的“德胜顺舞台”戏班,因当时绍剧不在被禁演之列,故有姚剧和越剧艺人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用上半夜演绍剧,下半夜演姚剧、越剧的办法,瞒过当局耳目,让姚剧艺术的香火得以延续。

       七、新中国成立后

       1956年11月,经浙江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余姚姚剧团”。

       根据姚剧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姚剧的形成时期(清朝康熙时期)、姚剧的发展时期(清朝乾隆时期)、姚剧的鼎盛时期(清朝道光时期至二十世纪初)、姚剧的衰落时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姚剧的复兴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

简介:

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诞生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发祥地——余姚,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被称为“鹦哥戏”或“秧歌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据清光绪延熙等编《台规》卷25《康熙十年禁唱秧歌妇女》记载);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流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发展历史。

1956年11月,经浙江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余姚姚剧团”,1988年考评为省一级剧团,是迄今为止该剧种唯一的专业表演团体,被称为“天下第一团”。

余姚市现系浙江省宁波市辖县级市,属浙东盆地低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东邻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南枕四明山,接奉化市、嵊州市,西毗上虞市,西北濒钱塘江、杭州湾,北连慈溪市并与海盐县隔海相望。

       余姚秦时置县,古属会稽郡,后曾长期为绍兴府所辖。自古以来,当地民风、民俗深受越文化之熏染,其方言语音具有浓郁的越地语言色彩。

       余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之称,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该区域系中国“河姆渡文化遗址”所在地,又系全国19个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历史上诞生了汉代高士严子陵、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明末清初民主主义思想家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形成了独特的姚江文化。

       余姚曾是我国历史上的戏曲中心之一,是宋、明时期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发祥地,并诞生了明代著名戏剧家叶宪祖、吕天成等,对当时中国戏剧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主要价值和影响:

姚剧的特点:传统剧目丰富。史存传统剧目《打窗楼》、《秋香送茶》等72出,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三小戏”和多角“同场戏”。表演通俗易懂。剧目贴近民众心理,民间语汇丰富。表演风格不受戏曲程式的严格约束,注重人物性格刻画和真情实感的体现,并寓幽默、风趣、诙谐于唱、念、表演之中,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音乐声腔独特。有“平四”和“紧板”两种基本调,既能独立运用,又能相互转换,抒情叙述兼备,生旦同宫异腔,并较早采用男女合演。另有数十种小调杂曲作为辅助性曲调,音乐唱腔以节奏明快、活泼流畅见长而极具民间性。时代适应性强。二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促使姚剧具有很强的时代适应性,能够演出各类剧目,尤擅表演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题材。

       姚剧的价值:姚剧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给绍兴滩簧、桐乡花鼓戏、小歌班(越剧前身)等剧种以艺术影响。同时,姚剧群众基础深厚,为浙东广大农村观众所喜闻乐见,余姚市姚剧团平均每年演出200场以上。姚剧多次参加省、市和全国戏剧调演,以及赴浙江、上海高校演出,共获得全国性奖项16项19个奖次,浙江省级奖项120项158个奖次,代表性剧目有《强盗与尼姑》、《传孙楼》、《女儿大了,桃花开了》等。1991年晋京演出获专家好评;2004年赴香港演出,深受香港观众的喜爱。2007年,姚剧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片集:
  • 期数: 二期
  • 浏览次数:143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14973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