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剧种介绍 >> 永嘉昆剧 >> 舞台艺术 >>化妆

相沿一角多扮,甚至多至七人。通过髯口、脸谱、服饰、道 具、盔头、面具的改扮。男旦在演彩旦戏时,习用“懒梳妆”,以 改变头部发型。面部则略敷“鹅蛋粉”,以煤黑画眉,不甚讲究女 性脸型美;也有因剧情需要,在台上当场扮,头顶套上“懒梳妆” 以取得喜谑效果的,如《郑子明抢亲》一出即是。1919年,“新品 玉”班赴申演出归来,学来了京剧旦角的“包头”造型,始用上 “七星片”(额头),并两颊贴上“水片子”。“花脸门”开脸,常用蛋 清调研矿物颜料,后改用植物油。建国后,始用管状油彩,明末 清清初,腊月天在庙台演《斩窦娥》男旦向例赤膊,戴红肚兜;女 旦规定穿汗衫, 再戴上红肚兜。脸上涂油, 眉心点黑, 嘴唇紫 灰。演《火焰山》,猪八戒赤膊,垫肚,胸前装上假乳,并画上胸 毛。在唱乱弹腔的《铁桶城》中蛤蟆精画倒挂“蛤蟆脸”,艺人把 蛙嘴与人嘴画成重合,借助人嘴之■动,达到蛤蟆之“牵动”;同 时,通过内衬黑打衣,填大肚。外穿女红官衣,戴蛤蟆盔以及演 员作矮步等情状,竭力从外部形象上求得似真非真的效果。这 种画与塑,增与减的造型方法, 一直保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以后。

版权信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 浙江图书馆 备案号:浙ICP备10002501号

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邮编:310007 邮箱:2844339640@qq.com

访问次数:,您是第 218879位访客

建议使用谷歌、ie9+,360极速浏览器浏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