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杭商的历史文化渊源

杭州是中古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丝绸之府”“中国茶都”。自秦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市五代吴越首都,南宋王朝在此定都100多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

杭州文化具有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特点。秦汉时期,杭州文化吸收融汇了越文化、吴文化。杭州是越国、吴国交界地,以会稽为中心的越文化与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对杭州文化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魏晋隋唐时期,杭州文化又融汇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佛教、道教文化融合于城市建筑、园林文化之中。南宋时随着宋室南迁,杭州文化吸收融和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北方文化和皇家文化,产生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皇家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大融合。元明清以降,杭州文化在不断吸收国内其他地区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文化等。杭州文化在开放中融合诸多外来文化而得以不断发展,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说,开放兼容、和谐创新是历史上杭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杭州商业的发展史,以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为始,拉开了杭州繁荣昌盛的序幕。在千年的商业历史中,杭州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商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在南宋,杭商几乎是中国商人的代名词。清朝中叶以后,杭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胡庆余堂创办人胡雪岩纵横官商两道,富甲天下,成为商界“财神”。民国时期,随着民族企业的兴起,涌现出了像叶揆初、陈蝶仙、蒋抑厄、金润泉、徐新六、项兰生、项叔翔、朱光焘、吴受彤、朱光紫、吴季英、张子廉、都锦生等一批著名企业家。

当代杭商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商业道德,有着传统浙商敢于创新、务实勤奋、诚信经营的优良品质,又有着现代浙商“品质创业、和谐创业”的特色。杭商与杭州城市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体现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也体现了茶叶、丝绸、剪刀、中药和电子商务等传统与新兴产业相辅相成的杭州经济文化特色,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与顺天应时、生活享受与工作创造,以及人文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实体与虚拟等杭州复合文化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杭商迅速成长,在中国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30多年。在2013年度全国民企500强评选中,杭州有137家企业入选,占全省2\5、全国的27%,连续11年蝉联全国城市首位。杭商已经成为全国企业家的“排头兵”“领头雁”“先行者”。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是国内第一位领衔全国性行业协会一把手的企业一线负责人。在美国《财富》杂志的首选投票评选中,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荣登“2001中国商人”榜首。资深企业家冯根生,是1988年第一届中国优秀企业家20位得主中,在生产经营第一线最长时间的人。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被选为2000年《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成为50年来中国企业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三度登顶福布斯中国首富榜榜首。

今天的杭商,已成为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是新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他们深谋远虑,能够包容、大气、合作,能够着眼于现代、着眼于全球化的背景。不管是阿里巴巴的发展,还是10年前就布局医药产业的汪力成,杭商一直善于未雨绸缪。他们利用本地和跨地区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软件、网络、动漫、文化创意、医药、新材料、环保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一大批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企业家迅速成长,赋予杭商新的时代内涵。

杭州这座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商业名城,熏陶了杭商特有的气质,“品质创业、和谐创业”是杭商的本质特征。杭商注重企业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引导,善于把知识、科技、艺术等文化元素渗透到经济活动、产业中,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因此杭商也是一种“知本+资本”相结合的团体。

 

主导产业

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

 

代表商人

鲁冠球、宗庆后、冯根生、沈爱琴、徐冠巨、汪力成、王水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