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商帮崛起
龙游商帮是以今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命名,实指明清时期浙西地区的商人资本集团,主要包括衢州府西安、常山、开化、江山、龙游五县和金华府兰溪县等以及绍兴府会稽县、山阴县等商人,因其中以龙游商人人数最多,经营手段最为高明,活动范围最广,积累资金最多,故冠以“龙游商帮”之名。龙游商帮萌发于南宋时期,鼎盛于明代中叶至鸦片战争前后,衰落于清光绪以后。
龙游商帮以经营珠宝业、造纸业、屯垦业、印书业、贩书业著名,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开展商业活动。明万历(1573-1620)时,龙游商帮与晋商、徽商及江右商人等在商场上角逐,称雄一时,故有“遍地龙游”之谚。它是中国十大商帮中唯一以县级单位命名的商人集团。
龙游商帮崛起于山岭盘结、经济不甚发达的山区,有其深刻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浙西山区人多田少,地狭民稠,山区人民迫于生计,贾于四方。另外,龙游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姑蔑国所在地,素重人文。又地处浙、闽、皖、赣四省交界处,“为八省通衢”,素有“东南孔道”之称,是古盐道必经之地(从东南通向西部内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为龙游商人大显身手创造了基础条件。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临安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南经济和文化更趋于发展。为了兴建宫殿官署,衢州的木材大量运到省城,龙游木商乘机而起,经营起木材贩卖的生意来。杭州又是著名的刻印书籍的中心。杭州城内有14家著名书铺,杭州及各府私家刻书铺更多。浙江杭州、衢州及各地刻书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印书的用纸,于是龙游造纸业和木材、纸张的贩销得到快速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一些传统的农村手工产品的销路受到冲击,商品市场萎缩,这时与洋商接触较早较多的宁绍商人的竞争力超过了龙游商帮。从此,龙游商帮一蹶不振,正如民国《龙游县志》所说:“‘遍地龙游’之说久不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