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洽卿

人物生平
虞洽卿(1867—1945),名和德,字洽卿,小名“阿德哥”,出生在今慈溪伏龙山下一户贫苦的裁缝之家。6岁那年父亲病故,他和3岁的弟弟生活全靠寡母一人支撑。虞洽卿8岁因贫辍学,此后晴天下海拾泥螺、蛤蜊,补贴家用,雨天再回到私塾“蹭课”,乡下谓之“读雨书”,如此撑到14岁到上海“学生意”。只零零星星读过几年“雨书”的虞洽卿在跑街中发现,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要赚大钱必须与外商打交道,而外语是不可或缺的吃饭“碗筷”。于是他坚持每晚进夜校学外语,数年后居然凭着“洋泾浜英语”,可以同外国人会话交谈。据说他的英语可以“露天通事”(沪谚:蹩脚翻译之意),这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1893年,德商鲁麟洋行请他去担任经营颜料进口业务的跑楼(相当于副买办),不久就是提升为买办。这是虞洽卿长达36年买办生涯的开始。以后。他又分别做过华俄道胜银行和荷兰银行买办。
虞洽卿是继朱葆三之后上海宁波帮的头面人物,他的生意主要集中在金融和航运两大领域。其中“四明银行”和“三北航运”是虞洽卿的照片。
1908年,虞洽卿联合陈薰、周金箴、李威如等人创办了四明商业储蓄银行,虞洽卿是四明银行的首创者和投资者。四明银行是清朝主要商业银行之一,曾获得清政府银行券发行权。1920年,虞洽卿与人合伙,先后创办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中华劝业银行,后者也享有钞票发行权。
1909年(宣统元年),虞洽卿集资建立宁绍轮船公司任总经理。1914年辞宁绍轮船公司总经理,在沪创建三北轮埠公司。1917年又创建宁兴轮船公司,两年后再建鸿安轮船公司。三北、宁兴、鸿安3家公司有船30余艘。到抗战前,他共拥有大小船只65条,计9万多吨位,行驶国内外航线,华南华北长江沿线都有码头、仓库,为当时国内民营航运之冠。虞洽卿因此成为民国时代的航运巨头。
虞洽卿29岁时即捐得候补道台街,先后公推担任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上海市轮船公会主席、全国工商协会会长、上海总商会会长等职,并在参与处理“四明公所”等重大事件中积极有为,奠定了他在民国工商界的地位。